今天是七月七日,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爆發83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省會的孫海濤老師想通過我們欄目,公開一本他收藏的侵華日軍作戰筆記,他希望筆記中記載的新資料、新證據,能為侵華日軍當年的暴行再添新證據。
從內容上來看,孫海濤所收藏的這本作戰筆記,是侵華日軍士兵羽田孟根據自己在侵華戰場的親歷寫成。羽田孟為日本長野縣川中島川流村人,1938年8月15日應召入伍。羽田孟與其所屬部隊駐防山西臨汾——石家莊日軍機場——河北省保定——石家莊藁城徐村。羽田孟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在其服役期間兼任所在部隊的傳令兵、情報整理(類似文書)等職務。綜合來看,這本筆記是羽田孟對其參與的侵華戰爭所作的軍事方面的記錄。
據羽田孟記載,1939年1月8日-9日,侵華日軍在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光華鎮前土霍村附近與我抗戰部隊展開激烈戰斗,羽田孟所在溫井部隊小山隊也參與了戰斗。
此外,《羽田孟作戰筆記》對于殘害我國軍民也有較為詳細的記載,例如,日軍駐防石家莊飛機場部隊為了保障飛機場的安全,在飛機場周邊村子搜捕“可疑人員”(日軍所謂的捕俘),并在飛機場內專門設置了“捕俘死刑墓地”,我方軍民一旦被視為“可疑人員”,一經抓捕即遭殺害并埋葬在此處。
孫海濤 石家莊紅色文獻收藏家:這一頁,經我們核實,是現在大郭村附近,侵華時是機場,這是跑道,在四周有圍墻,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捕俘死刑墓地”這就是當時日軍機場附近屠殺戰俘的一個角落,而且周圍都有哨點,這就證實了它所實施罪行的記錄。
日本侵華史研究專家、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游學院講師郭鑫認為,這冊《羽田孟作戰筆記》很有研究價值,羽田孟從一個普通侵華日軍士兵的角度講述了她他所參與的侵華戰爭,使我們看到一個普通日本青年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進而走向侵華戰場的演變過程。該筆記不僅詳實記錄了羽田孟所屬部隊在河北、山西一帶的侵略活動,也真實反映了侵華日軍下層士兵的內心世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